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天堂鳥(Birds of Paradise)4-18-2013


 
 
 

天堂鳥(Birds of Paradise)

4-18-2013

天下烏鴉一般黑…烏鴉掛樹梢會帶來厄運…在東方人的心目中,「烏鴉」一向是隻全身烏黑,讓人沒什麼好感的鳥類!誰曉得造化弄人,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au New Guinea)的密林中,有著一群大小和形狀都與烏鴉相似,而且和烏鴉是近親,可是完全相反的是,「天堂鳥」其羽毛之華麗,全身裝飾得難以形容的五彩斑斕,再加上碩大美豔的尾羽,兩條至六條不等的翎羽,整體造型色彩之巧奪天工,往往非筆墨所能形容!

    歐洲人最初由巴布亞紐幾內亞帶回的天堂鳥標本,因為當地土著在將鳥運抵西方前,已經砍掉了雙翅以及雙腳以利運輸,所以一度認為天堂鳥無翼無腿,僅靠美麗的羽毛如同雲彩般隨風飄蕩在天空。

因此用各種美麗的名字來稱呼牠─天堂鳥、極樂鳥、風鳥、禽鳥…等等。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au New Guinea)的原住民,經常在服飾和儀式中使用天堂鳥的羽毛,而幾個世紀前,天堂鳥的羽毛也常用於歐洲女士的帽飾中。

以下請網友們欣賞幾張屬於動物界(Animalia)鳥綱(Aves)

雀形目(Passeriformes)鳴禽亞目(Passerii) 極樂鳥科 (Paradisaeidae)的珍稀鳥類:


1. 巴布亞紐幾內亞(Papau New Guinea)熱帶雨林中營著朝陽的大極樂鳥。雄鳥會將樹頂枝條上的葉子清除,為自己的求偶舞蹈儀式清理出一片舞台。


 

 

    201212月號英文版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中有專文介紹巴布亞紐幾內亞(Papau New Guinea)熱帶雨林中39種的天堂鳥。


2.5 201212月號英文版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中有專文介紹巴布亞紐幾內亞(Papau New Guinea)熱帶雨林中39種的天堂鳥。



3. 雄天堂鳥身披美麗的羽飾主要是為了在繁殖季節裡求偶展示。每當繁殖季節來臨,雄天堂鳥在林間空地選擇一根視野開闊的樹枝,站在上面對著雌鳥拍打翅膀或上下翻轉,令羽毛像耀眼的瀑布般閃躍,跳到忘情時,它們還會像芭蕾舞演員一樣,以單腳為軸做大幅度的旋轉動作。旋轉時,極樂鳥常張開嘴,顯示它們嘴內部的翠綠色。極樂鳥作秀時對色彩的運用,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絢麗的地步。
圖片來源:



4. 天堂鳥出現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旗上,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鳥。



5. 藍天堂鳥(Paradisaea rudolphi)

SOUTHERN HIGHLANDS PROVINCE, PAPUA NEW GUINEA. 

A portrait of a Blue Bird of Paradise (Paradisaea rudolphi) perched on a branch.


※對天堂鳥有興趣的網友們,可以上Cornell大學Tim Laman博士的網站,當可一飽眼福。網址如下:http://timlaman.com/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於2012年為Tim Laman博士團隊製做了一個特別節目,45分鐘的精彩節目中,讓觀眾了解到Tim Laman博士團隊花了八年的歲月,總共爬了140多棵樹熱帶雨林的樹,完整拍攝得巴布亞紐幾內亞(Papau New Guinea)熱帶雨林中39種的天堂鳥。熱帶雨林的樹每棵最少都有四層樓高,影片中說離熱帶雨林最近的醫院是在兩天的路程之外,萬一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性命堪憂,所以這些美麗的天堂鳥照片,可以說是Tim Laman博士搏命演出拍得的!


6. 雄小極樂鳥展開美麗的雙翅吸引雌鳥。



7. 王天堂鳥(Cicinnurus regius)King Bird-of-paradise


 

 


8. 十二弦天堂鳥(Seleucidis melanoleucus)

NIMBOKRANG, INDONESIA. 

Twelve-wired Bird-of-Paradise (Seleucidis melanoleuca) on his display pole in the swamp rain foerst at Nimbokrang, Papau, Indonesia, Island of New Guinea.


    天堂鳥體態極為優雅,生殖時節雄鳥時或仰頭拱背,豎起兩肋蓬鬆而分披的飾羽,時或腳攀樹枝,全身倒懸,抖開如錦似緞般的羽毛,為的是吸引雌天堂鳥的青睞,以達到傳宗接代的目地。

    「雄天堂鳥」為了吸引異性的青睞,千萬年來在全身的色彩和造形上盡心盡力的演化!所以有人說雄天堂鳥是「survival for sexiest」,而不是「survival for fittest」。

    然而牠們的近親「雄烏鴉」,千萬年來又是如此的「老神在在」,完全無動於衷,身上的一身黑羽毛幾乎完全沒有任何的變動?

    世界上約40種的天堂鳥,牠們的棲所(habitat)幾乎都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au New Guinea);而烏鴉除了南北極外,全球均是牠們的棲所(habitat)

    為何兩類相近的鳥類,呈現完全不同的演化方向?為何色彩華麗的天堂鳥只侷限於巴布亞紐幾內亞?而烏鴉確能遍佈全球?

    思之,越發覺得大自然之奧妙與神奇!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有關藍綠藻化石年代的謬論!4-7-2013周日


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有關藍綠藻化石年代的謬論!

4-7-2013周日

    偶然間,逛到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的網站,網站名稱以及網址如下:

1.    .生物的演化過程 - 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


siro.moe.edu.tw/teach/index.php?n=0&m... - 頁庫存檔

演化與生物多樣性. 2.生物演化的理論 · 4. 形形色色的生物. 生物與環境. 3.能量流動 ... 線上補充教材 自然科第二冊 生物體的演化. 友善列印. 生物的演化過程. 補充教材 ...


    於主題9生物體的演化單元三:生物的演化過程看到以下的敘述:

目前發現的化石中,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大約生活於35億年前的藍綠藻…

.生物的演化過程 - 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


這應該是教育部的官方網站吧,不可思議的是,多少年過去了,仍以這樣的錯誤文字敘述,在誤導國家的幼苗!

另人不得不發:余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的浩嘆!

請網友先閱覽框框內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的網站的內容:


現在位置: 首頁線上補充教材自然科第二冊生物體的演化

生物的演化過程

·       補充教材

主題9:生物體的演化

單元參:生物的演化過程

一、生物的演化過程

科學家根據不同時代化石所提供的訊息發現,地球曾經歷了數次的大變動,每一次的變動都造成生物的群集大量的改變。當地球上的環境穩定時,生物開始大量繁衍出各式各樣的生物種類,而後因環境劇烈變動,生物種類大量滅絕消失,大滅絕之後存活下來的生物種類,又因環境恢復穩定而重新適應新的環境並開始下一階段的大繁衍,如此週而復始,形成了今日地球上的生物風貌。

目前發現的化石中,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大約生活於35億年前的藍綠藻,藍綠藻生活於海洋中,構造簡單,細胞型態與今日之細菌類似,均屬於原核生物界的生物。但科學家根據化石的證據得知,絕大部分的化石,都出現在5.45億年前之後,而主要的生物演化現象也大多發生在此之後,於是科學家將此後的地球歷史時期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個地質時代,而於5.45億年前之時代劃分為原生代、太古代與冥王代。

科學家依據化石所提供之證據,推論生物演化大致依循著以下幾個方向:

·       1.由構造簡單的生物演化到構造複雜的生物。

·       2.由低等生物演化到高等的生物。

·       3.由單細胞生物演化到多細胞生物。

·       4.從水生演化到陸生(大多數生物依循此方向演化)

·       5.脊椎動物的演化方向
魚類->兩生類->爬蟲類->鳥類及哺乳類

·       6.植物的演化方向
蘚苔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藍綠藻(cyanobacteria)是五種光合自營菌中,唯一演化形成兩種光合系統的原核生物。如果依照教育部自己的說法:

生物演化大致依循著以下幾個方向:

·       1.由構造簡單的生物演化到構造複雜的生物。

那麼理當先演化出只有一種光合系統的原核細胞(因為構造簡單)像是厚壁細菌(Heliobacteria)、非綠硫菌(Chloroflexales)、綠硫菌

(Chlobiaceae)以及變形細菌(Proteobacteria)

然後再演化出具有兩種光合系統的原核細胞(因為構造複雜)像是藍綠藻。

也就是說在同一段有關生物的演化過程的敘述,已經講得顛顛倒倒前後矛盾了!

    藍綠藻是最古老的化石」這樣的觀念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顯然是來自以前的國立編譯館。

註:民國2011國立編譯館整編入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譯發展中心的教科書發展中心。但是換湯不換藥,還是那些編譯委員們在編譯!

    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編輯委員會的委員們,則是跟據

1980,洛杉磯加州分校(UCLA)的一位古生物學家Dr. J. William Schopf(蕭夫博士)及他的團隊,在澳洲西部一個當地原住民稱為Warrawoona Formation地方的岩層中,發現了一些蕭夫博士認為是類似藍綠藻的微小化石(Microfossils),而這些岩層非常古老,估計有三十四億六千午百萬年的歲月

隔年(1981)十月號的《科學的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David I. Groves 等人就以

《一個早期蘊含生命的棲所》;《An Early Habitat of Life.

報導了此一發現,

七年後蕭夫博士(Dr. Schopf)及他的研究生Bonnie M. Packer共同在著名的綜合科學期刊〈Science Jul 3, 1987〉上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

Early Archean(太古宙)(3.3-Billion to 3.5-billion-year-old) Microfossils from Warrawoona group, Australia

Science 237:70-72

1993Schopf教授又在〈Science Apr 30, 1993260:640-646上發表論文,加強他的理論並附上更多的圖。

Microfossils of the Early Archean Apex Chert: New Evidence of the Antiquity of Life

   首先請各位網友想像一下,在現在要能夠採集到遙遠的太古宙(Archean Eon)時期,約35億年前的古微生物化石標本,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取得古微生物化石標本後,還要能辨別鑑定它們的真偽,更是萬分艱辛困難!因為很多微小的東西,顯微鏡下看起來都會像微小的化石。

    第一點我們可以想到的是,標本的數量應不會太多,而且這些鑲嵌在遂石(chert)中的微生物標本,

1. 必需切成極薄的薄片(厚度為300μm)

2. 然後再研磨數小時到透明狀,

3. 才能用光學顯微鏡來觀察。

    第二點就算現今生化、分子生物的技術突飛猛進、一日千里,可是到目前,古微生物學家所能做的實驗,仍只是解剖或形態上的大略辨識,而無法進行生化、分子生物方面精準的確認。(也可以說是,現今的生化實驗是無法區分細胞膜上的光合系統,更遑論區分是光合系統I或光合系統II)


註:想進一步瞭解光合系統I或光合系統II的網友們,請參考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存在的化石?


 

    各位網友們看一下圖1.,這就是加州洛杉磯大學(UCLA)蕭夫博士(Dr. William J. Schopf)發表於1993年〈Science April,30 1993〉上論文的圖片,於遂石(Apex Chert)中發現的藍綠藻化石之光學顯微鏡照相及翻畫的圖。光憑這樣的型態觀察,蕭夫博士在1993年〈Science〉上的論文中提到,他居然可以區分出「11種」存活在35億年前的藍綠藻(cyanobacteria)種類,而圖1.是其中的若干種類。蕭夫博士(Dr. Schopf)文章發表之後,一開始大部份古微生物學家的態度是存疑的,一段時間之後,由於蕭夫博士自己的著書立說,及一些古生物學家的推波助瀾,漸漸的,古微生物學家開始認為藍綠菌是最古老的化石」,是演化史上的金科玉律了。

    包括國立編譯館的編輯委員們也如此認定,於是國中自然生物、地球科學的教科書,就出現了這樣的文字:「…目前發現的化石中,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大約生活於35億年前的藍綠藻。」



    蕭夫博士(Dr. Schopf)文章,通篇未提及藍綠藻(cyanobacteria)特有的厚壁無氧氣的固氮胞器─異囊(heterocyst);也隻字未提藍綠藻光合作用有關的類囊膜((thylakoid membrane)?只說找到的微小標本,大小跟藍綠藻相符合,就認定這是藍綠藻的微小化石(microfossils of cyanobacteria)。這樣的立論基礎是否太薄弱的些!也就是說只有形態的相似,而根本不知道生理、生化、更不用說分子生物方面是否有關?就縐然下定論。難怪許多專家認為這是個惡名昭彰(infamous)的實驗!


1. 蕭夫博士(Dr. Schopf)發表於1993430號《Science》期刊上論文的附圖。當時Schopf的論文提到,共發現11種的藍綠藻微化石。又提到,之所以認為這些長度約2040μm,寬度約2μm的微小化石(Microfossils)是藍綠藻,是因為2040μm這樣的長度,2μm這樣的寬度,已經超出大部份細菌的大小(size),符合藍綠藻的大小範圍。

原文如下:Shapes interpreted as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a. Size consistent with cyanobacteria.(are larger than most bacteria.)


2. 由此圖可看出大部份的細菌(most bacteria)的大小,在1.0μm10.0μm之間,明顯小於蕭夫博士(Dr. Schopf)論文中提到的藍綠藻的大小


 

    在下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曾在《Science》或《Nature》等一流科學期刊,發表藍綠藻化石演化出現時間的相關論文,有好多位專家學者,絕對不只蕭夫博士一位而已,為何其他專家學者的意見,國立教科書編輯委員會的委員們都視而不見?而獨衷一家之言,實在令人費解!

    例如2001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Martin D. Brasier博士的團隊,來到西澳與蕭夫(Schopf)博士相同的採集地點(請參考圖3.),而且做了更廣闊範圍的採集。Dr.Brasier團隊在做了更多,更精細的分析之後,發表論文認為那些蕭夫博士看來像是微小化石(microfossils)的結構,其實只是石墨(graphite)經長時間地質變化後的次級產物(secondary artefacts)而已。所以只能說是微小的結構(microstructures),而非微小的化石(microfossils)


3. Martin D. Brasier博士團隊發表在200237日〈Nature〉期刊論文的第一個圖。標明當年Dr.William J.Schopf採集標本的位置4Dr.Brasier團隊他們的採集範圍19

    再舉一例比較之:同樣是國立機構,同樣有著優秀研究人員,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生命科學廳的生命科學展場,不止一處的面版上標示如下:


圖4.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的生命科學展場面板─植物的演化第一欄的敘述,清楚的可以看到,當時佈展的專家寫著:「藍綠藻─三十億年前首先製造氧氣的植物。

    除了對最後的「植物」兩個字個人存疑以外!在下覺得在藍綠藻的演化方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陳述,要比國中自然、地球科學教科書上的說法正確得多了。

    30億年前出現的估計值比較中庸而客觀。3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藍綠藻化石,就演化來說會不會發生得太早了一些!

    各位網友請別忘記:


    於演化的過程當中,五種能行光合作用的光合自營菌的光反應,是先分別單獨演化形成光合系統I(PSI)或單獨演化形成光合系統II(PSII)一直到藍綠藻才演化形成兩個光合系統,並且綜合在一起運作。

    而且一定必須要兩個光合系統的天線複合體共同匯集光能,才能有匯集足夠的能量來光解H2O,產生H、電子及O2,進行所謂的有氧光合作用。否則如只有一種光合系統(photosystem),匯集的光能僅能光解H2S產生H、電子及S而已。

    從這些光合作用的觀點來考慮,實在很難認同,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上「…目前發現的化石中,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大約生活於35億年前的藍綠藻。」說法!!